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,入选“大国工匠”培养支持计划,这个焊工有多强?

发布时间 :2023-01-18

  你印象中的焊工是什么模样?蹲在街头戴个防护面罩火星四射?觉得是个简单工种,不用学习就能上手?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个不一样的焊工——

  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《第二批中央企业“大国工匠”培养支持计划入选名单》中,中国一拖陈浩然是国机集团唯一一位入选的技能人才。

  一手拿着焊把,一手抓着防护面罩,焊花拖着长长的尾巴四处飞溅,喷洒在蓝色的工装上,留下一个个小小的破洞……20多年来,在焊花飞舞中,中国一拖能源分公司电焊工陈浩然追逐着属于自己的“匠心”。

  “焊接看起来是粗活累活,但也是非常细致的活。”陈浩然说,焊丝燃烧时所产生的强烈紫外线、红外线、焊接烟尘等对人体有害;遇到特殊的作业部位,蹲不得、站不下,只能曲着腿、弓着腰,往往是一道焊缝下来,手臂酸得抬不起来;炎热的夏季,为了避免被焊花烫伤,需要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,但即便如此也难免落下一个个伤疤。

  他自己也记不清被电弧光打过多少次眼睛,一双眼睛肿得厉害,疼痛得如被无数根针刺戳,整夜难以入睡。至于焊渣落在耳朵、手背、脚踝等处,烙伤后留下的疤痕,更是不计其数。

  就这样拼命干,陈浩然终于取得了焊工证,并在技能大赛上拔得头筹。

  获得“国务院特殊津贴”,被评为“全国技术能手”“河南省劳动模范”“河洛大工匠”等荣誉,中国一拖焊工高级技师陈浩然有多强?来看一组数据。

  陈浩然在中国一拖的大力支持下,2015年成立了陈浩然劳模工作室,组建了中国一拖焊工培训基地。几年来,为一拖内部兄弟单位提供技术支援100余次,可计算的创收和降本价值662.2万元,提升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水平,被河南省总工会作为产业工人建设改革试点项目之一。

  他带领10名工作室成员完成各种创新项目182项,帮助铸锻公司解决耐热钢挂具焊缝开裂,帮助齿轮传动公司解决真空渗氮炉漏点修复、弧齿磨油冷机盘管泄漏焊补等技术难题。完成1800分离机纯化器节电改造,一年可累计节约用电20.7万千瓦时,节约生产成本约13万元;完成压缩机余热利用项目,通过压缩机余热二次利用,日产160吨热水,预计年增加外部收入39万元。同靳保国劳模工作室联合攻关,焊接修复从德国进口的高压油管,为企业挽回停工损失400万元同时节省费用18万元。在中国一拖工业园埋地蒸汽管道、压空管道,一拖洗涤园建设等重大工程施工中,陈浩然通过大量实践,极大地提高了焊缝X光拍片一次成功率,保证了焊接质量和工程进度。

  陈浩然从事焊工工作28年,成立的“陈浩然技能大师工作室”被授予“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”和“河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”称号。他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获得“全国技术能手”“河南省劳动模范”“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” “河南省拔尖人才(C类)” “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”“中原大工匠”“中央企业技术能手”等荣誉称号。 

返回顶部
网站地图法律声明联系我们

豫ICP备05016909号